"賦"是漢代文人抒發(fā)情感的一種時尚,所謂賦是介于歌與誦之間的唱讀文體,其聲音抑揚頓挫,有一定節(jié)奏,但又不像唱歌那樣。在眾多漢賦中,突出樂舞美學思想的代表者可以說是張衡的《西京賦》和傅毅的《舞賦》了。
張衡,東漢人,古代科學家,曾發(fā)明制作渾天儀和候風地動儀,他的文學代表作是《西京賦》。在《西京賦》中,他夸耀了長安的地理、都市,描寫了帝王的各項禮儀活動以及長安的商業(yè)活動,除此之外,張衡描寫了其他漢賦很少描寫的當時民間的歌舞雜技表演情況。如:"臨回望之廣場,程角抵之妙戲,烏獲扛鼎,都盧尋橦。沖狹燕濯,胸突铦鋒,跳丸劍之揮霍,走索上而相逢。華岳峨峨,岡巒參差,神木靈草,朱實離離。總會仙倡,戲豹舞羆。白虎鼓瑟,蒼龍吹篪。……含利颬颬,化為仙車。驪駕四鹿,芝蓋九葩。蟾蜍與龜,水人弄蛇。奇幻倏忽,易貌分形。吞刀吐火,云霧杳冥。畫地成川,流渭通涇,東海黃公,赤刀粵祝,冀厭白虎,卒不能救,挾邪作蠱,于是不售。"張衡詳細描寫了漢代百戲演出的場景,概括出漢代百戲演出的內容,這里有雜技、有幻術、有歌舞表演,有歌舞戲,還有神奇壯麗的舞臺布景和音響效果。其氣勢磅礴,品種繁多,技藝高超,布景奇妙都是前代所不能比。張衡《西京賦》的美學意義在于,真實地再現了漢代百戲演出風貌,從側面揭示了漢代樂舞百戲追求的美學理想。
傅毅,東漢人,曾是漢章帝時的蘭臺令吏。他的代表作是《舞賦》。傅毅在《舞賦》中假托楚襄王和宋玉的對話,通過詳細描寫宮廷夜宴女樂活動,闡述其樂舞美學思想。《舞賦》中的經典名句是:"其始興也,若俯若仰,若來若往,雍容惆悵,不可為象。其少進也,若翔若行,若辣若傾,兀動赴度,指顧應聲。"這段名句可以說是中國傳統(tǒng)舞蹈美學思想的精髓,我國戲曲舞蹈和中國古典舞忠實繼承了這種傳統(tǒng),成為世界藝壇中的一朵奇葩。